您的位置 首页 理财

晶存科技港股IPO:1.32亿重大诉讼悬而未决 现金流与净利润背道而驰 “纸面富贵”积重难返?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君  9月29日,深圳市晶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存科技”或“公司”)正式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招商证券 国际及国泰君安国际担任其联席保荐人。

天河马新闻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君

  9月29日,深圳市晶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存科技”或“公司”)正式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招商证券国际及国泰君安国际担任其联席保荐人。

  近年来,晶存科技的经营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但高营收只是“纸面富贵”。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累计净流出11.61亿元,远超同期净利润总额,真实盈利能力堪忧。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存货及应收账款合计占流动资产的81.20%,大量营运资金被占用。

  由于经营现金流量不足,晶存科技高度依赖股东出资及银行贷款以补充流动资金需求。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高达13.81亿元,较2022年末激增747.59%,约是同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3.2倍,面临巨额资金缺口,短期偿债风险严峻。

  此外,江波龙以侵害其测试技术商业秘密为由,向前员工卢浩、赵迎,及晶存科技提起诉讼,并索赔1.32亿元。截至目前,该案尚在二审审理阶段。

  高营收依赖低毛利产品 对主要供应商存在重大依赖

  晶存科技是全球领先的嵌入式存储产品独立厂商,主要专注于嵌入式存储产品及其他存储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公司的嵌入式存储产品包括基于DRAM的产品(DDR、LPDDR)、基于NAND Flash的产品(eMMC、UFS)以及多芯片封装嵌入式存储产品(eMCP、uMCP、ePOP),其他产品主要包括固态硬盘和内存条。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2024年出货量计,晶存科技在全球嵌入式存储市场所有独立存储器厂商中排名第二;在全球LPDDR独立厂商中排名第一;在位于中国内地搭载自研嵌入式主控芯片的独立存储器厂商中排名第一。

  2020年12月,晶存科技作价5029万元收购妙存科技94%股权,其中2087万元以公司股份支付。此后,公司完成3轮融资,共募集资金约7.07亿元,投资者包括尚颀资本、容亿资本、合肥建投、兴证资本、燚山投资等知名机构,及A股上市公司全志科技

  截至递表,晶存科技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总经理文建伟直接及间接透过员工持股平台(晶存管理、创佳永利、晶妙存及晶存贰号)持有公司54.98%股份,共同为公司的控股股东。

  晶存科技曾筹划冲击A股。2024年12月17日,公司在深圳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机构为招商证券。直至今年9月,晶存科技才正式终止A股上市计划,转而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据招股书披露,2022-2024年,晶存科技的收入分别为20.96亿元、24.02亿元、37.1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051.9万元、7433.8万元、1.36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20.60亿元,同比增长19.33%,录得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1.21%。

  按产品类别来看,晶存科技的第一大收入来源为DRAM,各报告期的收入占比分别为67.0%、69.1%、66.6%及62.7%,毛利率分别为11.5%、9.8%、8.7%及19.1%。

  不过,该产品的平均售价与毛利率的变动方向不一致。2024年,其平均售价为26元/颗,同比增长23.81%,但毛利率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其平均售价为22元/颗,同比下降12%,但毛利率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

  NAND Flash的收入占比仅次于DRAM,2022-2024年,该产品的收入占比从8.6%升至18.1%,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升至27.8%。但其毛利率在公司主要产品中垫底,2025年上半年为10.3%,同比大幅下降7.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毛利率最高的多芯片封装嵌入式存储产品的收入规模及收入占比双双下降。2025年上半年,该产品收入仅为4852.1万元,同比大幅下降61.70%;收入占比为2.4%,同比下降4.9个百分点。

  为何晶存科技高毛利产品的收入持续下降,是否缺乏竞争优势?收入高增是否依赖低毛利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晶存科技对主要供应商存在重大依赖风险。据招股书披露,公司供应商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如存储晶圆及芯片伙粒供应商、控制器晶圆供应商以及封装服务供应商。

  报告期内,晶存科技五大供应商分别占同期总采购额的75.0%、72.5%、76.0%及80.8%,单一最大供应商分别占同一期间总采购额的55.9%、46.5%、53.3%及60.2%

  招股书显示,晶存科技与最大供应商的信用条款为预付款。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76亿元,同比激增104.27%,其中材料预付款项及开支1.04亿元,同比激增99.46%。

  现金流与净利润背道而驰 重大诉讼悬而未决

  值得注意的是,晶存科技的高营收只是“纸面富贵”。报告期内,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79亿元、-2.30亿元、-4.91亿元及-2.61亿元,累计净流出11.61亿元,远超同期净利润总额,真实盈利能力堪忧。

  晶存科技解释称,公司经历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主要由于业务营运规模扩张以及与供应商及客户的结算条款存在差异,导致营运资金需求增加。简而言之,主要系存货及应收账款增长所致。

  各报告期末,晶存科技的存货分别为6.82亿元、8.73亿元、11.62亿元及20.01亿元,分别占各期间流动资产的约65.6%、58.1%、50.0%及61.6%。其相对高的存货水平,主要受业务规模快速扩张以及为确保供应稳定并满足客户需求而采取的积极备货策略推动。

  截至2025年6月30日,晶存科技存货中的原材料、半成品及在制品(含生产中的物品)以及制成品(如完成测试与质量验证的嵌入式存储产品)分别为3.9亿元、6.77亿元及9.34亿元,分别较期初增长195.74%、206.79%、15.45%。

  晶存科技坦承,公司未能有效管理存货,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及流动资金可能会受到重大及不利影响。报告期内,其分别计提存货减值准备7534万元、1708.8万元、4164.5万元及3640.5万元,分别占当期净利润的106.84%、22.99%、30.66%及24.96%。

  各报告期末,晶存科技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分别为1.85亿元、3.25亿元、7.89亿元及6.36亿元,分别占截至同日流动资产的17.8%、21.6%、34.0%及19.6%;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分别为26天、37天、54天及63天,反映回款周期拉长。

  截至2025年6月30日,晶存科技的存货及应收账款合计占流动资产的81.20%,大量营运资金被占用

  由于经营现金流量不足,晶存科技高度依赖股东出资及银行贷款以补充流动资金需求。2025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活动中的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所得款项为10.6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2.48%。

  截至2025年6月30日,晶存科技的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高达13.81亿元,较2022年末激增747.59%;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4.37亿元,面临巨额资金缺口。

  雪上加霜的是,晶存科技被同为存储芯片龙头的A股上市公司江波龙告上法庭,涉案金额高达1.32亿元。

  2020年,江波龙以前员工卢浩、赵迎及晶存科技三被告侵害公司测试技术商业秘密为由,向深圳中院起诉,要求被告共同赔偿1.32亿元。2023年12月18日,法院一审判决被告赔偿原告1418.34万元。

  但关于这一诉讼结果,双方均不满意。晶存科技要求驳回所有相关指控,江波龙则要求增加赔偿金额。同年12月22日,江波龙向法院提起二审上诉,目前该案件二审上诉已获得法院受理,等待进一步审理。晶存科技对于使用涉嫌侵权专利一事表示,相关技术产生的收入及利润占比极小,且这些被指控的技术已被更先进的技术所取代。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天河马新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ym66.cn/46434.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