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友人追忆杨振宁:他没能二度获诺奖是一个遗憾

独家|友人追忆杨振宁:他没能二度获诺奖是一个遗憾

王征曾担任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是杨振宁先生的朋友。王征认为,杨振宁先生在物理学上的成就,远不止于为他赢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宇称不守恒”发现。真正奠定其科学史地位、并持续产生深远影响的,是他与罗伯特·米尔斯(Robert Mills)于1954年共同提出的杨-米尔斯理论,这一理论无疑极具获得诺奖的资格, 2021年,诺贝尔奖委员会专门向杨振宁索要了杨-米尔斯理论的资料。

手机动辄2亿像素,照片会撑爆内存吗?

手机动辄2亿像素,照片会撑爆内存吗?

手机拍摄已经进化到哪一步了?高像素如何影响普通用户的日常体验?2亿像素,啥概念?

临时改变议程!全场肃立默哀,悼念杨振宁

临时改变议程!全场肃立默哀,悼念杨振宁

10月18日下午,湖心讲堂《时空的史诗:从奇点到永恒》天文专场,临时追加悼念杨先生环节,全场肃立默哀。

原创 
            103岁杨振宁去世,8月份露面已有征兆,自曝头晕供血不足!

原创 103岁杨振宁去世,8月份露面已有征兆,自曝头晕供血不足!

果不其然,点开话题之后就看到了新华社及央视发表的讣告,我国知名的物理科学家杨振宁因病去世,享年103岁

杨振宁:昔人已乘黄鹤去

杨振宁:昔人已乘黄鹤去

出品 |搜狐科技作者 |周锦童编辑 |杨锦北京清华园,故园再无此声。2025年10月18日,世界物理学界一颗璀璨的星辰陨落。世界杰出科学家杨振宁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13岁立志拿诺贝尔奖!35岁时杨振宁的童真“狂言”成现实

13岁立志拿诺贝尔奖!35岁时杨振宁的童真“狂言”成现实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中科院院士忆杨振宁生前:上午10点半还挺好,他是很顽强的一个人,大家都以为能挺过去

中科院院士忆杨振宁生前:上午10点半还挺好,他是很顽强的一个人,大家都以为能挺过去

据红星新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大常务副校长、著名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他表示很难受。“本来上午10点半杨先生还挺好,然后到11点半听说又不行了。大家都很难过,都以为杨先生能挺过去。我觉得是很突然的,当然也有思想准备了,但一直觉得杨先生是很顽强的一个人。”潘建伟痛心地表示。

中新人物 | 杨振宁的三次告别

中新人物 | 杨振宁的三次告别

103载春华秋实,杨振宁完成了人生最后一次告别。他是现代的,登上过现代科学的巅峰,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富兰克林学会将杨振宁的工作,与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相提并论。

杨振宁先生生平

杨振宁先生生平

▲ 1923年杨振宁十个月大时与父母亲于合肥四古巷故居窗外 ▲ 1935年杨振宁于清华园西院11号

清华大学:沉痛悼念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

清华大学:沉痛悼念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12时0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正在加载中...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